惠州有什么好吃的
惠州有什么好吃的
一、水门馄饨:在水门步行街入口,唐妃时装旁边。大排挡,馄饨的陷非常鲜美!还有粉肠猪脚卤蛋什么的小吃,可以和朋友叫上一瓶酒就着馄饨粉肠,哇,感觉爽!很多叫外买的哟,可能要等呢。
二、红茶馆:中山南,南坛红绿灯,水门桥。里边不止西米露好喝,补身黑糯米,姜葱猪红也是很好的选择,特别是猪红晚了就没有了
三、荔湾风味中山南。里边的煎饺“可能是惠州最好的煎饺”,还有极力推荐布拉肠,很滑,味道不错,又便宜,还有吃的很脆的炸油条也是不错的选择。
四、金都食的盏步行街金都宾馆旁边,门面只有门口大。有香喷喷的鸡蛋仔,金黄的酱油皇炒面,开胃的橄榄菜炒饭,还有最值得一提的浓郁的碗仔翅!香浓的口感让你欲罢不能,说起就流口水…………还有煎番薯饼,香!不过要等十分钟哟。
五、糖水店:都知道红茶馆的西米露好,其实在步行街大富贵脚下有一间士多类的里边的香芋西米露也是极品!有摆出大雨伞和桌子凳子来的,但是要进去喝,门面就门口大的,里边才摆了3张桌的。很多人都不知道这间的名字:喜发糖烟酒商店。现在又多了个三色豆糖水,味道不错的哦。
六、肥婆小食店:具体位置不好说,没到人民医院,在路边有招牌的。它的前身是在四小的煮蚬很好吃的老婆婆那档,以前也很旺的,现在就不做蚬了,就做海鲜,不过也是味道一流!人多呀,去就要留时间排队了!
七、兰姨小吃摊步行街花都的小吃街中段,在以前的一小门口,现在改成什么教育什么的那座楼门前,在什么病防治站对面的那档!!档主好象叫兰姨,那里的蚬是我在肥婆不做蚬以后的唯一选择!一样卖座!生意旺的不得了,也是要排队的,平时都没位坐。去找就找人最多那档就行了!
八、新佳味牛排馆强力推荐,新佳味牛排,七成熟。还有炸鸡翅,好大只!又脆有肉,咬一口都酥,恩,又流口水了………
九、朝汕牛肉面在人人乐对面的街边,说不清楚,但有招牌,大排挡。那里的牛筋丸面很够分量,牛筋丸很有弹性,像周星弛的酱爆濑尿丸一样的口感!
十、肉丸面在河南岸市场出数码街那边,有一间音像店满大间的,就在旁边,也是大排挡,肉丸面是我的至爱!面又韧,汤又香,肉丸还可以蘸酱吃。自己调味,介绍辣椒酱哟!!!
十一、一番拉面在万佳下面,一楼,刚开张的,面一般,饭可以,价格中等!比较旺场!
十二、乐乐餐馆西湖正门对面,早餐,饭市,消夜都有做,里面的牛腩粉和猪脚粉也是不错的选择!
十三、小乡村横沥汤粉环称西路银狐大厦对面,老牌子的横沥汤粉店了,地方大,环境好,特别是做粉面的汤底做的很不错,绝对是吃早餐的好地方。
十四、阳记炖品店:下埔北二街,也就是源东商场对面;阳记炖品店(下铺分店):下埔南湖市场侧,也就是客家情旁边的一个路口走进去大概50米;
十五、台湾担子面也不错,有很多小吃,在下埔石油大厦旁
十六、下角十五小对面有间吃粉肠汤粉的很不错的,还有下角机械厂有间烧腊店的烧肉一级棒。
十七:港式烧鹅:河南岸,富强往市场方向再走几十米左右。好大的烧鹅腿!很抵哦!
十八、惠州美食家常的滋味一路风行,惠州市桥东东湖一街3号
十九、蓝の白数码街二楼,肯得基二楼门口的对面,台湾连锁店。环境也不错,而且每人2块任吃饭喝粥到饱!粥里还有番薯,很香!至于菜色都很丰富,特别介绍我的心水——水果沙拉!才5块钱!和闲情的味道差不多!5555不过我特地去了3次都没有了,卖完了!气的我呀!!哭!你们看了不许去抢我的哟!
二十、麻辣烫在下埔。国华一期进去,德赛宿舍那里,高尚网吧的拐弯进去,有一间小卖店对面,环境不是很好,好象是四川人做的,味道很不赖哟!有辣有不辣,很好吃!也就是类似烫小吃的。特别喜欢那里的花生、醋、酸豆角、辣椒油拌的凉面,很怀念哟
惠州有哪些特色美食?
1、客家盐焗鸡
“盐焗鸡”是广东的一款名菜。它首创于广东东江一带。客家盐焗鸡是一款美味菜品,主要原料有客家嫩鸡等,这道菜皮软肉嫩,香浓美味,并有温补功能。
2、梅菜扣肉
梅菜是惠州传统特产,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被传为“正气”菜,而久负盛名,据说它与盐焗鸡、酿豆腐同时被称为“惠州三件宝”。梅菜扣肉的特点是颜色酱红油亮,汤汁黏稠鲜美,扣肉滑溜醇香,肥而不腻,食之软烂醇香。
3、客家酿豆腐
客家酿豆腐久负盛名,是客家三大名菜之一。,但凡有宴席必有此道菜。“酿”是一个客家话动词,表示“植入馅料”的意思,“酿豆腐”即“有肉馅的豆腐”之意。酿豆腐鲜嫩滑香、营养丰富,是客家人过年的保留菜式。
4、沙糕板
惠州风俗,小孩出生“做半月”,外婆必定要做沙糕板,分发邻里众亲庆贺。沙糕板以三成粘米粉、七成糯米粉混合,加白糖过筛,蒸熟切成两寸见方的块,松软可口,是当地儿童特别喜欢的零食,旧时卖沙糕板的小贩往往习惯将蒸糕的板隔顶在头上沿街叫卖,为古城风情一景。
5、八宝窝全鸭
八宝窝全鸭与盐焗鸡堪称东江菜中的“双绝”。用糯米、香菇、莲子、虾米、鱿鱼、肉粒、咸蛋等各种原料作馅,填入鸭腔内,经过氽、煲、蒸的工续制成,浓郁芳香,软滑可口。
6、发糕
发糕因其制作的成品往往混有花红粉,故又被称作大红发糕。大红发糕取其“发”字,普遍用于人生各种礼仪的喜事当中,可视作是喜事专用食品。在惠州,寿诞、出生,婚嫁诸俗中对之颇有讲究。一般是将大发糕切成小块、或作为贺客诸亲的回礼,或分发邻里乡亲,今城中居民在近郊农民仍甚讲究。 制作发糕一般使用纯粘米,加糖、发粉或糕种,用大盛器蒸成巨大规模,蒸好的糕点如发得很大,尤令主人欣慰。(发糕亦是专用食品,在惠州十分风行,但平时也是不上市的,所以平时并不常见)
7、敛糕
敛糕,惠州话读作“敛校”,是一种在传统风俗礼仪中的专用食品。惠州风俗,喜事要蒸红敛糕,丧事蒸白敛糕;出生满月,外婆要蒸红敛祝贺;新婚回门,外家要蒸红敛糕作为回礼。此外年节的“观音做会”,也要蒸敛糕。敛糕一般用四分糯米,六分粘米,混合后用水调匀,加上糕种,而后制成饼状蒸熟。红敛糕是米粉用水调匀时另加了花红粉,使敛糕呈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