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百余景区淡季下调票价是真的吗?
一、国内百余景区淡季下调票价是真的吗?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全国各地都进入了传统的旅游淡季。了解到,全国将有百余家景区将陆续开始执行淡季票价,布达拉宫、青海湖、黄山、莫高窟等多家5A级景区均位列其中,其中有些景区的淡季票价相比旺季便宜50%。
秋冬季节没有了夏季的炎热,对于一些自然类景区来说还有秋色或雪景可以观赏,不失为一个出游的好时机。我国众多名山都在门票上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价。其中,九华山风景区旺季门票价格为190元, 从11月15日至次年1月15日门票则直降为140元;泰山景区门票也将从12月开始执行淡季票价,由旺季时的125元降为100元;而峨眉山旺季时的进山门票是185元,从12月15日至次年1月15日则降为110元。
此外,一年四季皆有景的黄山景区虽然淡季票价要等到12月才开始执行,但降价幅度很大,会由旺季时的230元直降为150元,索道票、观光缆车票也有15元至20元不等的降价幅度,相当于每位游客仅从门票和索道花销上便能节省100多元。
西北部景区门票不足百元
西北地区由于降温快,因此相比于其他地区更早进入了旅游淡季。近日,新疆喀纳斯景区发布的公告显示,景区于2017年10月16日至2018年4月30日进入冬季冰雪旅游时段。同时,冬季旅游对喀纳斯、禾木、白哈巴三景区将实行一票通,票价仅为90元,而旺季时喀纳斯景区的票价每人就要185元。
青海湖也从10月16日开始便进入了淡季,其中二郎剑景区门票由旺季时的100元降为50元;鸟岛景区门票由旺季时的100元降为60元;沙岛景区门票由旺季时的70元降为35元;仙女湾景区门票由旺季时的60元降为30元。果游客全玩遍的话等于每人在门票上节省了155元。
二、各地景区门票纷纷开始降价了吗?
7月31日,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印发方案,启动降低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工作,降低一批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带动省内其他景区门票价格下调,推动全省景区门票价格水平下降。方案明确,省发展改革委9月底前公布第一批重点国有景区降价名单。各市县价格主管部门10月底前公布一批降价景区名单。
7月24日,云南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旅游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由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各州市人民政府配合,2018年10月1日前完成大幅降低国有景区门票及景区内索道、接驳车船价格,降低旅游线路产品成本的任务。
湖南省发改委消息,9月底前,全省至少27家重点国有景区(点)将大幅降低门票价格,包括武陵源核心景区等5个5A级景区、桃花源等18个4A级景区(点)和天岳幕阜山等4个3A级景区(点)。其中,南岳中心景区旺季(5-10月)门票政府指导价格降为110元/人次,淡季(11月至次年4月)门票政府指导价格为80元/人次;岳阳楼景区门票政府指导价格降为70元/人次。
8月9日,湖北省物价局发布意见,决定降低湖北省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9月30日前,全面降低5A级景区门票价格;10月31日前,全面降低4A级景区门票价格。按湖北省物价局要求,景区可以通过设置体现价格优惠的月(季、年)度门票、家庭套票,降低游客旅游成本。实行政府定价管理的景区不得在劳动节、国庆节、春节期间及之前1个月内提高价格。此前,武汉市发改委发布通知称,自6月1日起,黄鹤楼单人门票从80元/张,下调至70元/张;半价票由40元/张,下调为35元/张。
近日,广西桂林市对部分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进行下调。从8月20日起,象山景区门票价格从现行的70元/人次,降为60元/人次;七星景区门票价格从现行的70元/人次,降为60元/人次;芦笛景区门票价格从现行的110元/人次,降为100元/人次。还会有越来越多的重点国有景区陆续公布降价······
三、十一前哪些国有景区的门票价格要降了?
国家发改委:一批5A级景区门票价格今年“十一”前将降低。
国家发展改革委29日公布《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 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旅游高峰期到来之前,国内一批5A级重点景区门票价格将被降低。
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首先将明确门票价格合理构成,将门票定价成本严格限定在景区内直接为游客提供基本游览服务所发生的成本支出,同时创新价格管理方式,结合各地实际实行淡旺季门票价格或价格上限管理的方式。
目前我国重点景区的门票定价权在地方政府。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按相关要求,以5A级国有景区为重点降低门票价格。到2020年,基本健全以景区正常运营成本为基础,科学规范透明的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 王兴斌: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出台,下一步在全国各地推广执行,对过高的目前大家反映比较强烈的少数的这些景区,可能会有所降低。能降多少,我觉得就要看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
专家解读:门票价格“三年必涨”现象将有望改善
2007年国家发改委曾经下发通知,规定景区门票价格的调整频次不得低于3年。这一规定在各地执行过程中,却由三年不得涨,变成了三年必涨的普遍现象。在新的价格指导意见出台后,这一现象将有望缓解。
今后各地国有重点景区门票价格制定后,每3年进行一次评估,根据景区游客数量变化、运营成本变动、收支节余以及社会各方面意见等情况,及时调整门票价格。这就意味着,三年后各地景区门票价格的制定,将更趋合理。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 王兴斌:关键就是说涨的合理不合理?涨的透明不透明?是不是按照像这一次文件讲的,你这个价格机制必须是公开的,必须是透明的。
此外,国家发改委规定在景区门票降低的同时,各地不得通过提高交通运输等其他游览服务价格变相增加游客负担。
来源: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