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在什么地方
一、天台在什么地方
浙江天台未于中国的南方地区。风光旖旎,是典型的江南风光。这里四季分明。名胜古迹也十分多。
首先排在第一位的当然要数天台山国清寺了。这是国家重点旅游风景区,是一座皇家寺庙,也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其次,很著名的就是天台是济公的故乡。在天台的赤城山上就有着济公留下的遗迹,同时天台也建立起了济公故居。此外,天台还有很多值得游玩的山山水水
二、浙江天台的天台山好玩吗?
天台的天台山现在去有些热的样子,你可以过了这段最热的时候,等到9月份去的时候,那里的风景很不错的,到处都是树,而且那里的石头也很美,顺便再介绍一个天台好玩的地方,国清寺,那里夏天有好多好多的松鼠哦
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什么意思? 急啊!!!~~
宋之问《灵隐寺》诗歌鉴赏
灵隐寺
宋之问
鹫岭郁岧嶢, 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 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 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 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 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 看余度石桥。
灵隐寺在杭州西湖西北武林山下,始建于东晋时。《淳佑临安志》说,在东晋咸和元年(326),印度僧人慧理,看到这座山,惊叹道:「此天竺国(古印度)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于是筹建了灵隐寺。
「鹫岭郁岧嶢,龙宫锁寂寥」,鹫岭,即印度灵鹫山,这裏借指飞来峰。岧嶢,山势高峻貌;冠一「郁」字,见其高耸而又俱有葱茏之美。龙宫,相传龙王曾请佛祖讲经说法,这裏借指灵隐寺。寂寥,佛家以「清静」为本,冠一「锁」字,更见佛殿的肃穆空寂。这两句,借用佛家掌故而能词如己出;先写山,后写寺,山寺相映生辉,更见清嘉胜境。「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诗中名句。入胜境而观佳处,开人心胸,壮人豪情,怡人心境,它以对仗工整和景色壮观而博得世人的称赏。据说这两句诗一出,竞相传抄,还有人附会为他人代作。接下去,进一步刻画灵隐一带特有的灵秀:「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传说,在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秋爽时刻,常有似豆的颗粒从天空飘落,传闻那是从月宫中落下来的。天香,异香,此指祭神礼佛之香。上句写桂子从天上飘落人间,下句写佛香上飘九重,给这个佛教胜地蒙上了空灵神秘的色彩。
写诗如作画,要有主体,有旁衬,有烘托。诗的前六句是诗的主体。下面八句是写诗人在灵隐山一带寻幽搜胜的情景和感想:「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四句是说,诗人在灵隐山上,时而攀住藤萝爬上高塔望远;时而循著引水瓠木寻求幽景名泉;时而观赏那迎冰霜盛开的山花和未凋的红叶。这四句虽为旁衬之笔,但通过对诗人游踪的描写,不是更能使人想见灵隐寺的环境之幽美吗?「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是说自己自幼就喜欢远方的奇异之景,今日有机会面对这惬意的景色正好洗涤我心中尘世的烦恼了。「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天台山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座落在浙江天台县,天台山的楢(yóu由)溪上有石桥,下临陡峭山涧。这两句,乍看似乎离开了对灵隐寺的描写,而实际上是说因游佛教胜地而更思佛教胜地。乍看「若离」,而实「不离」。这种若即若离的结尾,最得咏物之妙,它很好地起到了对灵隐秀色的烘托作用。张炎在《词源·咏物》条下说:「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看余度石桥」 不正是诗人游兴极浓的艺术再现吗?以一幅想象中的游踪图结束全篇,给人以新鲜之感。
四、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全首诗
这首诗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貌似是我高中学的,当时很喜欢,老师又要求背,就一下给背了下来,没想到今天在这里派上用场了。呵呵
全诗是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yu 四声)天姥(mu 三声),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an 四声)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